KK体育平台《瑜伽经》:犹如处在独存中

2023-12-09 01:00:3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KK体育平台《瑜伽经》:犹如处在独存中第一章,第一句之后是第二句,第二句之前的第一句是“现在,讲解瑜伽”的开场白,是关于大神湿婆的颂神诗:他抛弃原始形象,他承受剧毒,他消除痛苦,他实施瑜伽,他赐予瑜伽——吞下毒药而使自己成为“青项”,就是为了完成,而做出这一切的牺牲,是为了在实施瑜伽和赐予瑜伽中达到这样的目的:成为一切知识的源泉,在美丽的项冠和洁白的身躯中,施恩世界,保护众生。

  从承受剧毒到施恩世界,大神湿婆就是瑜伽的一个隐喻,而众人也需要像“瑜伽之主”那样从现在开始进入瑜伽世界。瑜伽是什么?第一句之后的第二句开宗明义:瑜伽是抑止心的活动,很明显,在实施瑜伽中,心的活动便成为了对立面,它们构成的关系形成了关于瑜伽方的一个基本结构。什么是心?什么又是心的活动?心就是觉,即知觉,很明显,只要是知觉,就必定有一个对象,心依靠意、五知根和五作根感知由五唯和五大构成的外界对象,心即知觉具有不可避免的对象性,就在于心具有的性质,心的性质分成三种,明亮性、活动性和停滞性,明亮性即善性,它是一种原初物质的智力潜能,具有轻盈、光明和喜悦的性质,也称为“喜”;活动性即动性,它是指原初物质的能量,具有运动、激动和痛苦的性质,也称为“忧”;停滞性即惰性,它是原初物质的惯性,具有沉重、阻碍和懒惰的性质,也称为“暗”,正因为心具有三种不同的性质,三种不同性质的表现具有了对象性,所以心表现为趋向不同对象的活动可能。

  心的善性与动性和惰性结合,表现为喜爱权力和感官对象;善性与惰性结合,趋向的是无、无知识、无离欲和无权利;善性和动性结合,趋向、知识、离欲和权力——当它摆脱动性,甚至最轻微的动性污染,就可以使自己处于原本状态,只显示和原人的区别,这样趋向的是法云禅,即修禅者的最高沉思。在心的性质尤其是动性的驱使中,它显示的是和原人的区别,而原人是真正的自我,所区别的善性之人具有自我意识,正是存在自我意识,心在感知对象时产生了“自我性”,它是“我”或“我的”观念,自我性是自我意识下在心感知时产生的观念,所以自我性具有的对象性和自我的原人是不同的,而瑜伽的意义就在于抑止心的活动,消除对象性,区别自我性和原人,从而回到和原人一致的本性世界:“这时,见者处在自己的原本状态。”见者即原人,当见者处在自己的原本状态中,即原人在自我中,这样的状态“犹如处在独存中”,独存就是解脱之后的状态,就是原人的自我,它是唯一或绝对,也是瑜伽最后入定的结果。

  要让瑜伽抑止心的活动,就要考察心的活动趋向于对象的过程。心的活动有五种,痛苦的和不痛苦的,在这里,痛苦指的是那些形成痛苦原因的积聚业的领域,不痛苦的是那些处在抑止三性起支配作用的明辨领域。心的五种活动分别时量、颠倒、妄想、睡眠和记忆,量氛围现量、比量和圣教量,它们对应的是对象的特殊性、共同性和传递性;颠倒是“不依据原本形态的虚假认识”,是一种无知;妄想是“依据语言知识,而缺乏事实”,它只具有语言的指称意义;睡眠是“依据对非实体的认知活动”,只有在醒来经过思索才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认知;记忆是“没有忘却体验过的对象”,想象和和非想象的记忆把握的只是对象的形态。所以,不管是量还是颠倒,不管是妄想还是睡眠和记忆,都是心在活动中指向了对象,都成为了一种自主性观念,所以活动具有了快乐、痛苦和愚痴的性质,都称为污染,“贪欲追随快乐,憎恨追随痛苦,无知追随愚痴。”

  五种心的活动建立了对象,对象成为自我意识的投射,自我意识产生了“我”或“我的”观念,它不是原人的自我,所以要对它们进行抑止,这种抑止就是瑜伽,就是入定。入定分为有智入定和无智入定,有智入定就是“伴随着思考、观察、欢喜和自我性的形态”的入定,它们都是有所缘的入定,也即有种子入定;心被抑止而停止一切活动,只剩下潜印象,便是无智入定,当停止认知,没有事物成为它的所缘,便是空无所有,它也即无种子入定。两种入定当然采取的是不同的方法,一种离欲,离欲就是控制的意识,不贪求可见的对象和闻听的对象,去除了对象,离欲就是知识的最高境界,它仅仅相连的就是原人的独存状态;另一种是修行,修行是为了努力保持稳定,它以停止认知为前提,只剩下潜印象——不管是有智入定还是无智入定,不管是有种子入定还是无种子入定,都是抑止的方法,都是让心去除自主性观念而成为如原人一样的独存。

  编号:B41·2220219·1814作者:【古印度】钵颠阇利 著出版:商务印书馆版本:2020年11月第1版定价:28.00元当当14.30元ISBN:64页数:140页

  在方上,两种入定方式可以再细化:无智入定分为两种,一种依靠方法,瑜伽行者就是依靠方法,他们以信念、精勤、忆念、入定和智慧为前提,从而如实知道事物,通过这样的修习摆脱种种对象,形成无智入定;还有一种就是依靠存在,摆脱肉体者和化为原初物质者依靠存在,摆脱肉体的天神也依靠存在。依靠方法的入定需要的是强力,而依靠存在的入定敬仰的是自在天,“依靠敬仰,依靠特殊的虔诚,仅仅凭借沉思,自在天受吸引,施恩于他。”因为自在天就是特殊的原人,他不受烦恼、业和果报积聚的影响:在他那里,全知的种子不可超越;他是古老的老师,不受时间的限制;唵音是他的表示者,念诵它,领悟它的意义,由此获得内在意识,去除了心的散乱状态。

  抑止心的活动而入定,那么入定达到原人的独存状态,到底意味着什么?心去除散乱状态,是为了保持清净,清净是为了让智慧充满真理,在这里真理不是无有,而是一种潜印象的更新,这种潜印象是一种特殊的潜印象,它不涉及特殊的对象,更为阻止那些对象的潜印象,所以瑜伽行者的入定智慧产生的潜印象抑止了对象化的潜印象,由此抑止了意念的产生,当意念不再产生,入定才真正产生智慧KK体育官网,“然后,智慧造成潜印象。这样,潜印象不断更新。”而这种入定智慧不断更新的潜印象就处在和原人一样的独存状态中,“一旦心停止任务,与属于独存者的潜印象一起停息。心停息,原人完全保持自己的原本形态,而称为纯洁者、独存者和解脱者。”

  第一章只是对抑止心的活动的瑜伽进行了阐述,而第二章才从“方法”入手如何修习瑜伽。瑜伽是入定,是抑止心的活动,当心的活动指向对象,知觉便让人产生痛苦,这种痛苦就是烦恼。烦恼是什么?它是无知,是自我性,是贪欲,是憎恨,是执著:无知是烦恼的基础,它将无常、不净、苦和非我呈现为常、净、乐和我,无知就是完全地颠倒;自我性也是一种错乱的烦恼,原人是见力,知觉是视力,自我性就是把两者看成是同一;贫欲是追随快乐,憎恨是追随痛苦,执著则是自我情感的流动。这些都是心建立了对象而产生的的烦恼。但是分析烦恼的原因,就在于混淆所见和唯见的关系问题。对于原人来说,他只有唯见,唯见是观看的能力,它并不接触特殊,“见者是唯见,即使纯洁,但也观看认知。 ”而所见体现的是心具有的善性、动性和惰性的多重性质,“这三性各部分互相感染,不断变化,有结合和分离的特点。”但是两者并非是对立的,三性的所见也可以适应原人的目的,原人和知觉也并非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就有一个原人和为他者而存在的所见结合的可能。

  原人是主人,所见指向的是所有物,原人和所见的结合就是为了认知,获知所见就是感受,获知见者的性质就是解脱,“唯有不存在不认知,不存在束缚,这才是解脱。认知存在,作为束缚的不认知消失,因此,认知或知识被说成是独存的原因。”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如果知觉没有辨明原人,说明没有完成任务,它会带着责任返回,当它真正辨明原人,便完成了任务,而束缚的原因也就不存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明辨不混乱才是排除的方法,而要摆脱心就需要让知觉完成责任,完成任务之后三性返回原初物质并与心一起消失,最后由于缺乏用处,也就不再产生,而此时的原人也摆脱了与心的三性之间的关系,他成为了自身状态的发光体,无垢而独存——修习瑜伽,就是灭除污垢,就是在明辨中达到独存。

  这就进入到最直接的方中,修习瑜伽需要八支:自制、遵行、坐姿、调息、制感、专注、沉思和入定。自制是不杀生、诚实、不偷盗、梵行和不执取;遵行是纯洁、知足、苦行、诵习和敬仰自在天;坐姿上要稳定和舒适,通过放送努力达到无限;调息就是断处吸气和呼气的运动;制感就是控制感官,不让它们与各自的对象结合,达到对感官的最高控制——自制、遵行、坐姿、调息、制感是八支中的五支,属于外支,是外部的一种修习方法;八支中剩下的三支是内支,它们是专注、沉思和入定:专注就是“心固定一处”;沉思是专心认知;入定则是“沉思唯独闪耀对象的光芒,仿佛失去自己的形态”。专注、沉思和入定合称为总御,总御就是一起控制,“掌握了总御。智慧的光芒闪现。”通过总御,获知过去和未来;通过总御友爱,获得力量;通过总御太阳,获知宇宙;通过总御脐轮,获知身体的结构;通过总御喉咙穴,抑止饥渴;通过总御龟脉,获得稳定;通过总御头中的光,获得悉陀的眼力;通过总御心脏,获知心的意识——“通过总御为自己存在者,获知原人。”

  “一旦本性和原人两者的纯洁一致,出现独存。”这是瑜伽的终极目的,但是通过总御获知原人,是得悉了原人,那么在这个获知过程中,心是不是还有一种对象存在,还有自我意识下的自我性?要让心变成自身独立的存在,就必须让对象也成为自身独立,这种独立性带来的是心的不变性,“原人是心的主人,由于不变化,始终知道心的活动。”所以在原人和心的关系中,原人不变,心不变,心的三性不再成为原人的对象,那么解脱后的独存就会成为最终的目的,“三性具有结果和原因的性质,已经完成感受和解脱,不再成为原人的对象而消失,独存出现。原人的智能不再与知觉本性发生联系,自身确立,独立存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