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KK体育平台app官方下载从“无人识”到“市优质”
KK体育平台app官方下载从“无人识”到“市优质”从成都主城区驱车,沿北星大道一路向北,行驶20多公里,就到了彭州市濛阳镇。在距离该镇2公里的三湾村,远眺,山叠着山,峰连着峰;近观,平畴绿野,阡陌交错,暖阳照耀下,腾起阵阵雾霭。在广袤的田园中,坐落着一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校园——彭州市嘉祥外国语学校(初名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北城分校)。历经十年发展,目前这所学校已成为成都市有名的优质学校,吸引了四面八方众多学子慕名前往就读……但在创立时,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条件艰苦等因素影响,全校当时只招收了300多名学生,而且没有现成的校舍,师生只能在距离该校30多公里的另外一所学校过渡。人们不禁要问:彭州嘉祥到底是怎样实现成功“逆袭”的,十年来究竟有过怎样一段心路历程?为破解其成长密码,日前,笔者走进该校,感受其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探求其以创新谋未来的经验和启示。
艰难起步,线年,成都市开始实行“教育均衡化”。作为彭州市教育均衡化的大手笔,2014年初引进了“中国好教育·品牌影响力教育集团”——嘉祥教育集团。彭州嘉祥就是嘉祥教育集团“教育均衡化”之后,开办的第三所分校。按计划,2014年9月开校,但到了当年7月,学校还是在建工程。师生都招好了,如箭在弦,这可咋办?经嘉祥教育集团、彭州市教育局双方领导磋商,决定将师生先临时安排在郫都嘉祥过渡。“郫都嘉祥把进正校门右侧一幢实验楼腾出来供我们师生使用。首届招生共8个班(初一4个班,小学五六年级各2个班)。当时,校长由郫都嘉祥校长杨小平兼任,执行校长由何刚担任,外加一位教务处主任、德育处主任和办公室主任。这就是当时学校核心团队的班底。”曾担任彭州嘉祥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冉老师回忆道。因新校区未按时启用,还是给新教师带来了一些困惑。一位名为秋秋的生物老师,大学毕业跟嘉祥签约当天却大哭了一场,这是为何?记得那天签约完毕,她想自己即将进入嘉祥,但学校在彭州,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想去学校看看。经打听,学校没在彭州城区,而是在濛阳镇。于是她到成都一汽车站,买了到濛阳的中巴车票。坐上车,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到了濛阳。她向人打听到彭州嘉祥怎么走,结果问了好多人都说不知道。她没有灰心,继续打听,问了几个三轮车师傅,终于问到了。其中一个师傅说,到那里走路至少得半小时,坐三轮车收10元钱。三轮车载着她径直出了濛阳街区,越走越偏,道路坑坑洼洼,三轮车颠簸得很厉害,她正欲打退堂鼓,师傅说,再坚持一会儿就到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让师傅继续前行。好不容易听师傅说“到了”时,只见眼前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人来人往,好一派繁忙景象……经问询,那还不是学校所在地,而是一个叫小区的施工现场。一个工人告诉她,要去学校还得往前走,应该在小区工地斜对面。她走过去见到面前的所谓学校,仍是一片工地,顿时就有一种上当的感觉,情绪失控,“哇”的一声就哭起来了。爽约要付出代价,她只好沮丧地原路返回。回去之后就给何刚执行校长打电话,哭诉这个情况。何刚执行校长一面安慰她,一面了解情况。原来她应聘时,未听清楚接待老师的讲解,满以为学校已经建成。对此,何刚执行校长专门组织召开了新教师座谈会,来调适大家的心态。秋秋老师讲起这段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她为自己当时的选择感到骄傲,因为她是和新学校一起成长起来的,这是她此生第一份工作,也是最艰苦、成长最迅速的一段经历。随着到郫都嘉祥的正式入驻,老师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毕竟是在一个成熟的校区,所以过渡还是很顺利。但搬到新学校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2014年底,彭州嘉祥全面建成。是半年后搬过去,还是一年后再搬?经过讨论,校方打算半年后就搬过去。因为一直挤在郫都嘉祥,毕竟给对方带去诸多不便,早一点儿搬过去,对彭州嘉祥后续的发展肯定更有好处。对此,部分家长却持不同看法,主要是担心新学校空气污染,觉得应该一年后再搬。如何让事实说话,使家校双方意见统一?当时杨小平校长就组织召开了家委会,请家委会寻找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前往彭州嘉祥进行专业的空气质量检测。同时,学校分管消防的干部和家委会成员全程参与第三方检测,所有费用由校方承担。经检测,各项指标正常!因校园空气未受污染,家校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一学期后搬进新学校。2015年初,何刚任彭州嘉祥校长。正式启用后的新学校,因为当时只有8个班学生,放到一个偌大的校园里,确实显得人丁稀少。见此情景,何校长想:少归少,学校师生的精神状态一定要好!但没过多久,他便发现了端倪:因为学校年轻教师居多,没有早自习和不是班主任的老师常常不吃早餐,到了上午9点才睡眼惺忪地走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就一所新学校的成长而言,老师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其精神状态非常重要!如此懒散的作风,对身体不好,对工作也不利,一旦养成习惯,日后很难扭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思考,他决定靶向关爱,精准施策。首先从制度上要求教务处每天早上8点准时考勤,教务员定时巡查;其次在教职工大会上倡导大家按时吃早餐,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一些年轻教师起初感觉何校长比自己父母还唠叨,还要监督他们吃早餐,不过发自内心还是很感激。这一招确实让大部分原来不早起吃早餐的老师有了改变,但还有少部分老师没有改变,怎么办?对此,除了制度要求、人文关怀,还有一招:身体力行。作为校长,其事务性工作不仅在校内,还在校外。有时要出差,他能够在半夜回校,决不推迟到次日上午。每天早上6点他就起床KK体育官网,穿着运动装在操场上跑步,甚至他还组织爱好者一起跑步,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汇入晨练的洪流。对极少数“树懒型”教师,则通过聊天的方式各个“击破”。这样一来整个教师队伍就变得阳光向上了。以上做法让老师们的精神面貌改观后,是否就“马放南山”了呢?何校长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觉得,要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增强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学校位置偏僻,出于安全考虑,学校规定,凡有女教师外出,特别是晚上,必须由男教师陪同。老师晚上出校园吃饭不方便,也不一定安全,所以他就吩咐学校后勤人员在教师公寓楼腾出一个房间,放置锅灶、餐具及冰箱,再安排食堂人员送去速冻的水饺、抄手等食材,包括调料。下晚自习后,老师们饿了就可到那里去煮面条或抄手吃,甚至来份小炒,犒劳一下自己。在教学楼底楼开辟有育婴室。母乳是小孩早期成长最需要的。教室离育婴室很近,女教师生小孩了,下课时,住在校内公寓或在校园附近的家人,就可以将哺乳期的婴儿抱进育婴室,女老师就可以哺乳。无课时,还可以在育婴室安心地陪伴自己的宝宝。此外,还开辟有教师健身房,房内除了跑步机等健身设备外,还有台球桌等;为丰富老师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何校长还去拉赞助,甚至还将集团向克坚董事长家里的一套音响要过去,放到教师活动室,建成校园KTV,让老师们课余时一展歌喉。学校积极赋能教师成长,尽力为其提供发展平台。一位老师曾找到何校长说想开门选修课,教大家韩语,他慨然应允;一位老师要搞无土种植蔬菜,他就安排后勤人员给她开辟了一块园地,然后按照她的要求弄了一些设备,如很粗的水管,在上面开了孔用来种植蔬菜。2016年2月入职彭州嘉祥的夫妇,利用暑期到青岛自费参加了一个学科培训,收获颇丰,便将培训内容分享到朋友圈。何校长看到后,当即给教务主任打电话,让他了解一下夫妇暑期外出的学习情况。主动把他们参加培训所支出的9000多元费用全报销了。彭州嘉祥的校训是“自主、自信、自立、自强”,这一属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元素,并非只是书写在文本上,而是刻印到了全体彭州嘉祥人的心里,并外化成他们的自觉行动。他们真诚行走,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走出了困境。到翌年9月,小学一至六年级实现了全面招生,新初一和初二各4个班。随着师生人数的增加,学校设施设备的完善,彭州嘉祥跟其他学校的联动也逐渐多起来。特别是与锦江嘉祥的联动十分频繁,彭州嘉祥有一辆中巴车,每天载着本校各个学科的年轻教师轮流到锦江嘉祥去听课和参加教研活动。两校实行“四统一”:学计划,辅资料,统一德育活动,统一考试。使彭州嘉祥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整个校园一派生机盎然。
青春之歌,在濛阳河畔唱响彭州嘉祥地处成都北郊,远离大都市的喧嚣与繁华。该校初创阶段,教师以青年为主,他们是作为各名牌大学优秀毕业生被嘉祥选拔进校的。如何留住优秀师资,让他们安心从教、潜心育人,在无差别招生政策下,如何落实嘉祥全人教育理念,打造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这是从集团高层到学校领导都在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研讨,大家形成了共识:必须以服务于教师为抓手开展好各项工作。只有问需于教师,问计于教师,才能厘清教师“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找准教师成长发展的痛点堵点,更精准地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好服务。集团董事长向克坚率先垂范,每年他都会安排时间到学校调研,慰问师生,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统筹协调支持学校发展。他说:“花钱的事集团来解决,你们做老师的,轻装上阵,教书育人。”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使广大教师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投身教育,施展抱负,有效推动了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双向奔赴、同频共振,使教师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学校也多次召开主题教育生活会。会上大家开诚布公,坦诚相见,队伍忠诚进一步强化,思想根基进一步夯实。学校还积极构建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为教师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设立了专项培训基金,提供教师在岗进修培训,出国游学;为解决交通不便、周末教职工回家返校出行难问题,学校为教职工提供了校车接送。周五把大家分批送到地铁口,周日分批到地铁口接;学校还出钱在校内为教职工子女办起了各种兴趣班;教职工子女全学段在集团内部学校上学享受优惠政策……一系列举措很好地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在人性化的环境中高效开展工作,让学校成为教师心灵的归属、成长的动力和焕发生命光彩的精神乐园。所以在彭州嘉祥,尽管条件艰苦,却时常有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跃动其间,将青春之歌,唱响在濛阳河畔。刘婕老师,大学毕业的她曾经是第一批西部特岗教师中的一员。3年支教生活结束,她回到城市提升自己。但每年暑假她仍会随西南石油大学助学励志协会前往西昌继续她的支教梦。为了让自己快速成长,进嘉祥任教是她的目标。她曾向嘉祥各校区投过简历,但音信杳无。她没有气馁,最终于2018年缘定彭州嘉祥。从支教生活起,刘老师一直追寻着自己的教育梦,2014年,她却遭遇了一场重病。病痛的折磨会让一个人变得悲观、脆弱、暴躁、孤僻……但当她开始接纳,那些都成了磨砺心性的坚石,在治病的过程中也疗愈着她的心,使她意外收获了坚韧和包容。在人生的“至暗时刻”,她的梦却如同远处的一道光吸引着她。入职嘉祥后,听说学校对老师要求很严,工作强度很大,家长期望很高……她预感到那些未知的压力,却从未想过放弃,为此她努力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只为站稳三尺讲台,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良好的平台,让她和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第一年,她参加彭州市赛课便获得一等奖,第二年她开始大胆挑战自己,尝试各种课型比赛均获得彭州市区第一名,第三年她还如愿获得成都市赛课一等奖。多次代表学校外出献课,并获得“彭州市优秀班主任”“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成为成都市重点科研课题的主研人员之一。这位大家眼中的“女汉子”,还带领学生志愿者团队做着微公益,担任学校教师瑜伽社社长,每周带领老师们做健身运动。后来这个爱折腾自己的她,还担任了年级组长,加入了嘉祥名班主任工作室。嘉祥的平台给予了她尊重、激励,提供给她各种成长机会,让这位教育守望者,从一个嘉祥“小白”,迅速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唐继勇老师,在学校创办之初,便响应集团号召,主动提出由锦江嘉祥外派彭州嘉祥。据唐老师回忆,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彭州嘉祥首届生源与成都主城区生源相比,不容乐观。但是所有老师心里都憋着一口不服输的气。当时学校首届初中只有4个班,因工作需要,他担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而任课教师,基本上是才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对此,家长们顿生疑虑,这样的教师团队能胜任教书育人工作吗?把孩子送到彭州嘉祥放心吗?为了打消家长心中的疑虑,他们年级每周都要召开备课组会、班主任会、科任教师会。校长每次出席会议时,一再强调,大家一定要利用好嘉祥教育集团的优质资源,尤其是锦江嘉祥的优质资源,根据彭州嘉祥学生特点,为其量身定制学习方案。甚至每次的周考,都要根据彭州嘉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试卷重组,以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了树立彭州嘉祥的口碑,老师们以校为家,许多老师不仅平时住在学校,而且周末也自愿待在学校加班。当时唐老师班上的学生大部分基础薄弱,尤其英语“尾巴”比较长。为了缩短与其他班的差距,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他利用周日学生提前返校时间,义务为他们辅导。朝迎晨曦,夜伴星月。学校领导、教师团结一心,彭州嘉祥首届中考就创造了90%以上的重点率。在得知成绩的那一刻,老师们喜极而泣,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2017年学校首届中考结束,还来不及休整,因工作需要,学校又安排唐老师接手初2015级,担任一个班的英语教学、班主任及年级组长工作。令人欣喜的是,2015级中考,重点率超过了首届,让学校师生及家长更加振奋!在2015级中考前,唐老师偶然看到嘉祥教育集团发出的小金中学支教招募令。当时小金县在什么地方他都不知道就赶紧报了名。结果,这一去就是4年。其间,他先后担任英语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校长助理。带领两届嘉祥实验班,连续两次创造了小金中学高考奇迹:重本人数达到两位数,本科率100%。4年来,他女儿也由六年级变成了高中学生,儿子由一岁不到,变成了准一年级的学生。他所在的支教团队乘坐的专车里程数由1公里变成了10多万公里……由于工作出色,他先后被评为“小金县优秀支教教师”“小金县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四川省最美教师”“四川省首届‘四有’教师”等。黄秀珍老师,亦是彭州嘉祥“元老级”人物。她读初中时就想考进嘉祥,结果仅因几分之差与锦江嘉祥失之交臂。后来她弟弟有幸考上锦江嘉祥,彼时她已在四川师范大学就读。每周五放学,铁定要到锦江嘉祥接放学的弟弟回家。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当不了嘉祥学校的学生,就当嘉祥学校的老师!2014年,当看到彭州嘉祥招聘教师的信息,她眼前一亮:机会来了。经过笔试、面试、试讲,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圆梦嘉祥。2014年8月,彭州嘉祥尚在修建中,那时全校师生都暂时在郫都嘉祥过渡,她与爱人正是在郫都嘉祥建立起了一段缘分。一开始并不来电的两人,后来在一个叫瑞瑞的孩子的牵引下互生情愫。这个孩子是彭州嘉祥五年级学生,那时作为副班主任的她负责陪这个孩子参加校园歌手大赛,没啥艺术细胞的她请来了“外援”,也就是她现在的爱人帮忙。在每天的相处中,他们逐渐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直至步入婚姻殿堂,这个孩子也在他们的共同帮助下取得了彭州嘉祥“首届歌王”的荣誉称号。直到现在,她爱人还经常打趣说他俩的缘分可是因彭州嘉祥“歌王”而起。现在,他们的孩子5岁了,也成为了嘉祥学生。回眸十载,彭州嘉祥已然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对她而言,学校赋予她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给予了她一段美好的爱情,一个温暖的家庭,所以她倍加珍惜。2016年9月,达州嘉祥开校,她爱人被派去援助,两年后回到郫都区的一所学校任教,夫妻俩分居两地。实际上,自从她爱人没回到彭州嘉祥那一刻起,很多人就在猜测她什么时候走,但她选择了坚守。她说,爱一所学校,首先是对其文化的认同,没有深深的嘉祥情结,根是扎不稳的。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目前,在彭州嘉祥,工龄接近十年的教师还真不少。其中不乏从锦江嘉祥派往该校的老师,他们在嘉祥的工龄就更长,有的已达24年,即使面对外部种种,他们也坚定地选择与该校风雨同舟,共创未来。陈四清老师是彭州市生物特级教师,也是很多青年教师的“师父”。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一心想着学生“拿高分”,但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简单。当面对学生成绩上不去,曾引以为傲的“应试技巧”不再奏效而一筹莫展时,陈老师的出现救她于迷茫之中。陈老师和她一起仔细研读教材,厘清教学重难点,不仅从备课、上课到作业设计,而且从教学方法、学生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都悉心指导,引导她思考如何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优质化教育的不同需求。不厌其烦,倾囊相授。在陈老师的引领下,她和很多青年教师不但站稳了讲台,而且还荣获了成都市赛课一等奖,被评选为彭州市骨干教师。教师之贵,贵在师德。彭州嘉祥的老师始终以“四有”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心怀仁爱,悉心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成长成才。彭州嘉祥首届高三一名毕业生考进了四川大学。今年他选择回到彭州嘉祥跟岗实习,将于9月正式入职该校当数学教师。回到母校后,有不少老师和同学问他,为什么想回到彭州嘉祥任教。他说,高中三年,学校师生患难与共,一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学校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他们便主动申请托管,节假日才选择回家;疫情严重,延迟高考,他们便在家上网课学习,高强度多学习了一个月。是彭州嘉祥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和老师们的悉心培育让他有了如今的成绩,他也想用他的所学回馈母校。
构建无处不在的育人场域在学校科创室,学生正聚精会神地进行三维创意设计;在舞蹈教室,学生正认真练习新学的舞蹈动作;在劳动实践基地,学生正高兴地采摘着丰硕的果实……这是笔者近日在彭州嘉祥下午选修课时段看到的情景。该校严格贯彻落实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纵深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夯实学校育人主阵地,密织社会育人融通网,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家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体系,实现各要素、全环境协同育人,培养“自然的人、完整的人、社会的人”。学校着力强化全环境育人的主体地位,从怎么立德、如何树人角度进行审视,梳理,优化,把全环境育人落实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全场域。全员,即学校每位教职工的第一职责是教育学生的美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全程,即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教育过程中都要体现立德树人内容;全方位,即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等各方面都要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全场域就是从孩子迈入校门到离开学校,整个校园环境都要体现立德树人。学校创办之初,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师们要买点儿日用品怎么办?为此,学校在教师宿舍底楼设置了集团校区中首个教师诚信小店。在墙上贴一张二维码,柜台上开放式地摆上饮料和各种零食,如方便面、小饼干、面包、薯片,还有一些生活用品,如纸巾、牙膏、牙刷等,物品上贴有价签,没有营业员,教师自取物品,自个儿结算,扫码支付即可。结果一个月盘点下来,钱竟多出来了。为方便学生生活,后来学校索性开了学生诚信小店,在里面摆放的主要就是一些文具,还有必需的日用品,学生仍是自取,但需自备小钞。十年了,师生们的诚信小店仍是温馨的存在。与其说它是很不起眼的小店,不如说它是很好的育人场域。每学年的运动会是学校的大事件。运动会上,您会发现到处都是学生们忙碌的身影:除了运动员这一当仁不让的主力外,操场内外的检录员、裁判员、后勤保障人员、播音员、颁奖员……还有幕后的赛事总负责、宣传策划等,几乎参与者都是学生。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既是工作人员、服务员,还是记者、播音主持和颁奖人员。这是近年来发生在彭州嘉祥运动会上的新鲜事。“我的地盘我做主”,各项组织、协调工作都由学生当家做主,成为运动会的一大亮点。放手让学生亲自策划、组织、参与盛大的校园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运动的魅力,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学生收获了更多的成长和进步。学校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体会到实践在能力提升中的重要性,号召学生用实践感受社会、关爱他人、提升自我。在传承嘉祥传统德育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公益实践能力。成立了学生志愿者社团,学生志愿者除了参加校内的各种志愿活动,如服务、劳动、环保,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出校门参加一些公益服务。比如在炎热的夏天为环卫工人送去矿泉水和水果;在养老院为老人清扫房间、洗脚、揉肩、捶背;疫情期间在车站作防疫宣传,并为旅客送去防疫口罩;在成都世界大运会期间成为社区网格员,义务发放大运会盲盒等。各种公益服务带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一张张证书和一封封感谢信,而且还有自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和互助精神的升华。中小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是充满活力、探索和追求的时期,也是充满焦虑和问题的时期。近年来,彭州嘉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健全研究考核、全面预防、危机干预和全环境支持机制,强化工作队伍、硬件建设、激励引导、专业支撑保障,提高心理健康专业服务能力,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守门人”,让每一名学生身上有力量,心中有方向,眼中有光亮。“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该校2020届高三优秀毕业生朱昱行,在2021年回母校自发创立国栋奖学金。旨在激励该校学生以成为国家栋梁为己任,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其分为品学兼优奖、砥砺前行奖、科技文艺奖、社会实践奖等四类。目前该奖学金评选颁奖活动已成功举行两届,感召了很多校友参与其中,他们将爱与温暖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传递,竟一时刷爆朋友圈。
合力编织好爱的经纬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根基,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对遇见的每一个学生负责,不仅要做智慧的启迪者,更要做思想的提灯人,做的传播者,是嘉祥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一个名叫小雨的“特殊”学生,小学三年级时转到彭州嘉祥。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有“多动症伴对抗性”,脸上几乎看不到笑容。一次,小雨把小刀带到寝室,不小心割破手指,其他家长担心她会伤及自己的孩子,纷纷要求小雨转学。面对这样一个孩子,学校是为省事而直接将她拒之门外,还是坚守育人初心,耐心地帮助她,找回本真的自己?那一晚,郭颖副校长和小雨的班主任交谈了很久。学校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与小雨多次深度交流,与其他家长耐心沟通,开专题班会,分析并帮助小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求助心育中心……为了让教育更有针对性,郭颖副校长还做了小雨的德育导师,经常陪她散步,倾听她的心声,和她共读她喜欢的书。郭颖副校长告诉小雨,自己是她永远的朋友,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理解她,帮助她……慢慢地,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同学们也愿意走近她了。六年级学生小魏,在学校运动时不慎摔了一跤,左脚受伤,行动不便。为了不耽搁学习,学校同意他爷爷到校陪护,还专门为爷孙俩安排了学生公寓一楼的房间以及方便的铺位。陪护一天后,班主任张老师担心爷爷的年岁太大,加之在校的各种不习惯,就让爷爷回家休息。张老师每天安排几个同学轮流照顾小魏,包括背小魏到教室上课和到食堂就餐。班上一个小男孩还主动陪伴小魏在临时床铺上睡了一周。老师们则轮流为他辅导作业。师生们的爱心接力、亲人般的温暖让小魏及其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学生小阳是彭州嘉祥第二届“歌王”。六年级快毕业时,他家遭遇了变故,本可以直升本校初中的他不得不回到彭州一所公立学校就读。当班主任黄老师得知他是因为交不上学费才转校时,怀孕3个多月的她竭尽所能寻求帮助,可因审批问题小阳还是很遗憾地回到了公立学校。然而,优秀的人总会被上天眷顾,恰巧那年暑假,有一位校长打电话过去,让黄老师联系这个孩子到锦江嘉祥参加嘉祥十佳学子成长助力奖颁奖典礼现场表演。于是,她马上给小阳的爸爸打去电话,他爸爸没有丝毫犹豫,带着小阳及其乐队从彭州赶到锦江嘉祥,结果现场演出大获成功。正是那次表演,在那位校长的介绍下,嘉祥教育集团董事长向克坚听说了这个孩子的情况后,果断表态:“决不能让这样优秀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离开嘉祥!”当即决定减免他所有的学费。当黄老师告知小阳的爸妈这一喜讯,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回到彭州嘉祥继续就读时,电话那头,小阳妈妈已在抽泣,爸爸哽咽着说道:“读,读,黄老师,孩子要回来读!”于是,那个小小的身影再次走进了他熟悉、温暖的嘉祥校园。2020年入职彭州嘉祥的张老师,因病于2022年4月14日不幸去世。当时,他儿子12岁,在彭州嘉祥读初一;女儿4岁,在天府新区一所幼儿园读小班。张老师生病后,学校一直关心他的病情,校长主动联系医院进行帮扶,带队到医院看望,并组织全校教职工为其捐款。人走茶不凉。张老师去世后,校长不但带队前往他老家重庆悼念,还向集团董事长申请,破例免除了他儿子初中三年的学费,他女儿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也由嘉祥资助。一个冬日的晚自习,考试失利让九年级学生小田的情绪崩溃。下课后,同学们嬉笑着一哄而散,只留下她一人在教室里坐着,她不想回到寝室,不想接受他人的关心,只想一个人呆在教室里。正当她沉浸在失落的情绪中,一个陌生但又十分亲切的声音响起:“同学,你咋个不回寝室呢?”她猛一抬头,是一位阿姨站在教室门口,她呆呆地望着阿姨,阿姨笑着说:“我给你留一盏灯哈,你快些收拾,寝室要熄灯咯,有什么想不开的睡一觉就忘了哟!”她点了点头,是啊,也就是一次考试而已!这位阿姨温柔体贴和充满爱意的提醒,让她顿时感到那天的寒冷烟消云散。小江是一个非常独立、爱运动、有梦想的学生。他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大的。尽管他的家庭情况有些特殊,但他的生活态度却非常积极乐观。给人“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的豪迈。他是一个自立的孩子。在管理好自己学习的同时,生活中还帮爷爷奶奶做家务,长假独自乘火车去看望妈妈。他从来未提及他的家庭情况,始终用自信和笑容来面对一切挑战。他是一个自强的孩子。自强精神不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更体现在日常行动中。新学期入学考试他位列年级119名,负责生活辅导的杜老师担心他不能直升,他却自信满满地说:“相信我,一次失误而已。”在复盘后做学习规划,期中考试升至年级61名。学习上,他刻苦努力;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很快成为了一名优秀共青团员。他的自律精神也让人佩服。在假期,他每天都要完成自定的骑行目标。冬天早上杜老师去叫他们起床,常看到他在阳台上静静地看书;晚上边泡脚边研究数学题,不浪费一丁点儿时间。期中考试结束,杜老师想奖励他一份礼物,他说什么都不要,最后杜老师提议陪他外出游玩一天,他高兴地答应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杜老师约上他和几个同学去了都江堰,一起爬山,品尝街边美食。他喜欢拍照,为杜老师拍了很多她喜欢的照片。临别,他们约定期末再相聚,杜老师说要亲自下厨招待他。然而,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2023年母亲节,他们年级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感恩活动,邀请了所有家长参加。小江未告诉爷爷奶奶这个活动,他也未到现场。杜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教室找他。当她跑到教室门口,看到他的背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杜老师用平时和他打招呼的语气叫了一声“小江”。他缓缓地走过来,脸色不太好。杜老师对他说:“你在教室啊,我到处找你呢。”他低着头没有回应,那一瞬间,杜老师鼻子很酸,忍着眼泪说:“抱抱吧。”她拍拍他的肩膀哽咽着说:“有我们呢。”回到寝室,杜老师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哭了好一阵。她很心疼他,觉得应该为他做点儿什么。想起在活动中,有一个与父母交换书信的环节。她于是提笔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写下了对他的鼓励,像一位母亲期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她知道,自己无法代替他的父母,但她希望这封信能让小江感受到温暖和爱意,能带给他一些安慰和力量。用心守护每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用爱呵护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从集团董事长到学校领导、教职工合力编织好爱的经纬线,使同学们在校园沐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增添着温暖,充实着幸福。该校一名高中生在作文中写道:我们的班主任高老师,她小小的身躯里总是蕴含着无限的能量。她平时以大嗓门而闻名,看起来风风火火的,可是在我们需要她时,她总能及时地展现着细腻。在流感易发的时期,会和家委会提前沟通为我们准备好感冒药和口罩,就算有同学生病请假回家也会每节课准时直播。一次因为疫情,许多同学家所在的小区被封控了,无奈之下周末只得留在学校,她竟在周六的傍晚,把大家都接到家中,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子美食,和我们一起用餐、看足球赛、聊天……在嘉祥,能遇见诸位恩师实乃我们之幸,传道授业时为师,日常生活中亦友亦亲人。
走出“地方味”特色发展路彭州嘉祥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不但各班每周一节劳动课,由专职老师任教。还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濛阳河畔创建了一个占地10亩的“阳光农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课外实践场所,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每年金秋十月,彭州嘉祥都要启动“阳光农场”秋种活动。同学们便走出教室,走进田间,开始了他们的秋种之旅。在庄重的“阳光农场”秋种启动仪式上,校长告诉师生:因为大家种下的不仅是一粒粒种子,更是一粒粒生命,所以要对责任园负责。师生代表签订责任园承诺书后,副校长要为各班级代表颁发“阳光农场”责任园班牌,校长要为家长代表颁发责任园指导师聘书。最后,学校德育处老师将带领全体师生宣誓,号召同学们自觉遵守农场秩序,爱护每一粒种子,定期浇水施肥,拔草除虫,努力耕耘,让园地生机盎然。种植前,学校老师还向同学们讲解了农具的安全使用方法和种植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之后,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期待,拿着工具向种植基地进发。“种子要尽量均匀地撒到土上,不要太密……”老师向同学们讲解播种技巧后,同学们便化身为辛勤的“小农夫”,开始锄草、松土、整地,很快就将田地整理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接着,同学们挖坑,放入菜种,再盖上土壤、浇水,像模像样,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希望与喜悦。生活即教育,自然即课堂。“阳光农场”责任园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更是同学们最喜爱的劳动实践场所。不知不觉,热爱劳动的种子已植入孩子们的心灵。为更好地建设责任园,推进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弘扬劳动精神,每年12月,学校还会组织开展“我们的责任 我们的乐园”阳光农场责任园评比活动。责任园里可爱的装饰栅栏,长势喜人的莲花白,红彤彤的萝卜,绿油油的大白菜,新鲜的莴苣……看着满地的蔬菜瓜果,评委们都露出了笑容,幸福感都快从心里溢出来了。“这块地里的蔬菜长得真好!”“这萝卜看着好新鲜啊!”田间不时传出评委们的赞叹声。在聆听每个“小农夫”代表的讲解后,评审团按照标准对各班责任园进行公平公正的评比。听闻彭州嘉祥的劳育课程很有特色,彭州市劳动教育第五联盟“逛校园集市 遇美好‘丰’光”首届丰收游园节特选址该校举行。市内8所学校一起开启了一场快乐的游园之旅。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各联盟学校德育分管领导、师生及家长代表1200余人参加此次丰收游园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有得玩,有得看,还要让你吃不完“兜着走”。活动分“五站”进行:第一站:劳动里的丰收喜悦。参与者可欣赏到《劳动最光荣》等精彩的节目表演。第二站:劳动里的舌尖美味。只见师生化身大厨,在平时的劳动实践中,煎、炸、烹、煮早已手拿把掐。在这里参与者还可以喝到鲜榨果汁,尝到各类美食小吃。第三站:劳动里的蔬香四溢。入眼即是的绿色,每个摊位都摆满了同学们亲手种植并且悉心照料的蔬菜。播种、浇水、除草、驱虫……每一份蔬菜都源自同学们日复一日地精心呵护。第四站:劳动里的创意审美。这里可以让每一位参与者大饱眼福,从葫芦画到手工编织,甚至非遗文化的藤编,每一个物件都是由同学们匠心打造。当然,在这里你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亲身感受劳动的乐趣。第五站:劳动里的爱心奉献。在丰收游园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收获了“第一桶金”。这笔钱该怎么使用呢?当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彭州嘉祥学子的心。得知消息后,各班纷纷表示将丰收游园节活动所得收益中的1万元人民币捐出,助力积石山人民灾后重建,渡过难关。同时,在热心家长的联系下,剩余的几千元善款用于慰问彭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一条条围巾、一双双手套、一盒盒牛奶、一件件亲手制作的小装饰……每一份礼物都凝聚着彭州嘉祥学子们辛勤劳动的汗水,寄托着对他校学子的良好祝愿。十年来,彭州嘉祥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落实机制,不断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载体,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评价方式,取得扎实成效。同时,倾力打造篮球、排球、羽毛球特色和艺术教育特色,走出了一条“地方味”特色发展路。把更优质作为发展新追求秉承嘉祥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彭州嘉祥人锲而不舍地追求,思索,实践。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特色日益凸显,社会满意度逐年提升。十年办学,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荣获“成都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成都市排球特色学校”“成都市篮球特色学校”“成都市羽毛球特色学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成都市劳动教育基地”“成都市心理建设示范学校”等称号,连续9年荣获市级教学质量及综合评价一等奖,连续六届中考、四届高考成绩位居成都市前列。该校高中成立以来,近半数学子被985或211高校录取,其中,2020年2名同学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2023年1名同学考入空军航空大学,1名同学被北大录取。由于教学成绩显著,学校分别被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院校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称号。此外,近百余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获特等奖、一等奖;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成绩斐然,累计获奖3500余人次。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和良好口碑,已然成为成都市民办教育的亮丽名片。“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彭州嘉祥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得益于嘉祥教育集团的引领和推动,在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背景下,集团紧紧围绕“一体推进、资源共享、特色互补、文化融合”的办学方针,积极推进教育发展联盟体,构建优质发展共同体,使各校同心同向攥指成拳。集团确立了以锦江嘉祥为龙头、带动引领新建校和薄弱校的办学模式,使得办学活力充分激发、发展生态持续优化、融合创新取得实效,成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自我孵化”。2018年4月,何刚调任乐山嘉祥校长,张锋调任彭州嘉祥校长,学校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各项工作有了新起色,助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办学环境方面,改造升级了校门、图书馆和羽毛球馆,在校外新装修了12套教师公寓,推动落地了高中部及幼儿园新教学楼;在教师结构优化方面,针对学校年轻教师较多的现状,引进北大硕士、海归博士等高学历教师,引进正高级、特级教师和有初三、高三教学经验的教师,形成了老中青合理比例的教师队伍;在人文关怀方面,出台了《彭州嘉祥教职工关爱制度》,涉及教职工及家属生日、生育、婚嫁、子女升学、教师学历提升等方面内容;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实行“三三制”课改(即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过手训练分别不少于1/3时间,教师讲授不超过1/3时间)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开办小初、初高培优班等。学校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学生人数增至2125名,完全建成了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022年7月,张锋调任自贡嘉祥校长,杨小平调任彭州嘉祥校长。“干部不是官,我们要冲在一线,和老师们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杨校长履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学校所有干部,下沉服务一线,让“教师冷暖干部知”。其次就是每周带队到新都、青白江、广汉等地召开家长会,征求家长对办学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向集团争取800万元资金,对嘉祥讲堂、多功能室和球场等进行翻修,将校园打造一新。新时代,新征程。彭州嘉祥如何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杨小平校长带领管理团队进行了深度思索。从而意识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正在深度转型,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目光向内,全力以赴办高品质教育是不被社会淘汰的唯一出路。高品质教育就是全面回归人的教育,谁“先行”,谁“实行”,谁能做好学生成长和成绩的平衡,谁就能脱颖而出,取得胜利,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彭州嘉祥只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创造新辉煌,未来可期。因此必须把传承嘉祥文化,创新学校发展,把更优质作为发展新追求,从而确定了彭州嘉祥创新发展的“路线图”:锚定课堂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即转变观念,引入生本理念,把课堂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变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努力把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项目式、社会化学习为主的课堂学习模式。聚焦学生成长,创新学校育人模式。即教师根本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运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置任务、交付挑战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师首先要掌握学习心理学的科学原理,针对性的予以指导;其次要根据学生心智发育的阶段,在自学的质量上循序渐进,在思维的进阶上逐步提升;最后学校层面要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自学的导向、保障、评价机制。学段贯通,创新学校教研模式。即以“融合教研、贯通培养”的校级项目作为未来学校发展的主要路径。实施策略上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先进行学段融合,打通师生上下的堵点,在德育、学科教学、学生活动方面避免重复,节省时间,提高效益,实现贯通。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索学科间融合以及跨区域的融合,利用十二年一贯制的优势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成立从小学到高中的贯通班,打破学制壁垒,满足学生发展的特殊需求,创新培养模式,形成梯级式特长生群体,为他们真正成为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而不懈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学校服务模式。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服务,为家长提供教育咨询,把畅通家校沟通路径,密切家校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教学中的伙伴作用,作为彭州嘉祥未来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服务模式的重点,以更专业的教育表现、更浓厚的教育情怀、更强烈的服务意识、更高标准的服务质量、更具体的落地模式凸显彭州嘉祥的办学特色,提升彭州嘉祥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满意度。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初心如磐育未来,使命如炬启新章。奋进在教育现代化的壮阔上,不忘心之所向,目前,彭州嘉祥正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赋能师生成长,致力实现“创中华名校 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目标,逐梦远航,书写精彩华章。